09-03-2020
由于疫情恶化,坊间的固定式红外线体温探测装置,基本上倚重人手,以肉眼去判断,意思是当体温探测仪发现有体温异常者的时候,要通过后台监察人员看着电脑屏幕进行研判,追踪或者拍照,容易有人为错误或走漏眼的情况。同时,当建筑物出入口较多或当人流较多的时候,就会需要消耗更多人手,对人力资源造成压力。
加上,大部分体温监测都部署在建筑物的门口,缺乏灵活性,未能在关键时刻同地点认出目标人物,进行精准监察,容易有漏网之鱼。人们入闸后可能会逗留数小时(医院、候机楼)甚至数天(邮轮),之后才出现征状(体温异常),却因为不知道而如常聚集活动,造成互相感染和社区爆发。
有见及此,潘嘉阳教授与麦骞誉教授带领团队十多位同事包括6位教授和博士,早前不眠不休用了15天时间合共3,000个小时密集式开发,研创出5G智能防疫机器人,取名PEP3000,目的是「灵活布防,保护前线人员,舒缓前线人员工作压力。」
潘教授指出,这利用科技把「必须做而又容易产生感染及需要人手的工作」,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体温监测、即时通报、发放防疫资讯,以及急需的时候协助追踪,如必要时可以寻找到发烧的病人,协助找到和提醒与他有紧密接触的人士 ,方便局部巡航监测,完成防疫大局。
现在,政府的机电工程署、惩教署及一些医疗中心正使用这部防疫机器人,不过他们也希望更多地方如医院、入境或转机大堂、政府机构、社福机构、酒店、综合楼、购物中心、邮轮、大学校园或主题公园等,在大门闸口及入闸后,人多聚集的地方,在不同时间、不同地点有不同人物聚集,可以安排机器人在关键地点找到目标人物。如想获更多这机器人的资讯,大家可参考路邦网站 www.roborn.com 。
原文來源:文匯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