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香港文汇报讯] 大年初一开始,包括6位教授和博士在内的路邦科技10多人团队,经过15天密集式研发,创造出可以实现例行体温检查、即时通报、自动巡航、协助追踪等功能的5G智能防疫机器人。目前,该防疫机器人在香港的医疗中心写字楼、商场、食肆、戏院等地方完成了场地测试,不但深受前线员工欢迎,还达到实际环境使用的要求。设计者之一的麦骞誉表示,希望用自己的专业为疫情防控贡献一分力量,研发出防疫机器人能够分担前线人员工作压力及减少感染风险。
4K摄像助记录备案
麦骞誉研发机器人的初心,就是希望机器能帮助人类活得更好,取代人类进行危险的工作。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后,无论是出行消费、上班上学还是在隔离检疫,都需要量度体温。而这个「指定动作」完全可以交给科技来解决,特别是在前线人员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,研发防疫机器人能分担前线人员工作压力及减少他们的感染风险。
与传统机器人不同,防疫机器人的躯干是一面大屏幕,人从防疫机器人旁边经过,体温正常屏幕上的头像显示为绿色方框锁定,发烧者经过则会发出预警。据介绍,这个防疫机器人具备了体温探测、即时通报、防疫知识科普及自动巡航等功能。机器人内置一个自行研发的超级系统,可即时识别到体温异常人员并发出即时警报,同时通过4K摄像头拍摄高清照片,然后按当地的法规及相关机构的要求记录案,追踪体温异常者并能提醒近距离接触者,方便后续的跟进。
实现自动行走巡航
麦骞誉表示,与目前坊间使用的固定式红外线体温探测装置相比,防疫机器人不需要人手跟踪操作,且加入了AI人工智能,直接瞄准人类的额头,不会出现手持高温饮品而误判的情况,准确度更高,「现在采用的镜头来自国外,测温准确度达到国际级水平。」
此外,机器人还有一个AGV移动底盘,在场馆内走一次就可以记录完整路径,之后实现自动行走、巡航,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定时间和巡逻方式等。麦骞誉说,防疫机器人可以在WiFi、4G网络下运作,还可兼容配合5G技术,续航能力达8小 时,且可以充电或快速换电,目前在香港多个场所进行测试,结果非常理想,市民亦表现出浓厚兴趣,对这种测量体温方式也很满意。

路邦团队用15 天的时间完成了从创意构思、产品设计、功能设置到整个样机的过程。目前,巡航、设置、温度、人工智能等,都已经调试到实际可使用的水平,麦骞誉说:「已经可以马上落地使用。」
对于疫情之后5G智能防疫机器人的市场应用前景,麦骞誉说团队并未考虑太多,研发这个机器人主要是希望为抗疫尽一分力,「现在先专注于解决疫情」。不过,在麦骞誉看来,2003年SARS过后很多政府部门、医院、学校加强了体温探测管理,可以预见未来灵活布防的防疫战略必然是新常态,而防疫机器人在流感、中东呼吸综合症、禽流感等方面防疫都可以发挥作用,后续发展依然看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