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籌:陳志輝(中大EMBA課程聯席主任)
主持:潘嘉陽、李靜宜
嘉賓:麥騫譽(路邦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始創人)
整理:謝冠東
潘 潘嘉陽 李 李靜宜 麥 麥騫譽(Mark)
(以下摘自錄音一部份)
李:事隔17年,我們不幸再度遇上疫情。與當年相比,其中一大分別可能是:科技進步了。讓我們探討如何以科技抗疫。今天的嘉賓來自路邦科技,過去分享過5G機械人。而潘教授最近也加入路邦,為何你有這個興趣?
人機協作 共同防疫
潘:最重要是有意義,路邦創辦人一直以科技改善人類的生活,並讓人類避免參與危險的工作,我被他們打動了。
李:上次Mark也提過,你們提倡TechanizationTM,可否再概括介紹?
麥:這個不容易翻譯,想了很久才譯為「科技生態化」。我們希望把科技應用於不同生態,例如教育、物業管理、交通以至醫療,並且一直生生不息,衍生更多科技,令生態更豐盛。
我們開發機械人,人們或許以為冷冰冰,只是生產線上一個聽從指令的工具。但我們的機械人有其特色,希望能落實人機協作。我們的初衷不是要以機械人取代人類,而是協助人類,令人們的發揮更為出色。
李:你們何時開始構思防疫方面的應用?
潘:1月23日武漢封城,疫情備受全球關注。到年初一,有見新聞報道的疫情嚴重,在凌晨我就打給Mark,提議開發防疫機械人,以保護前線醫護人員,並減輕他們的壓力;不然醫護防線崩潰,疫情將不堪設想。為此我們不眠不休,近10天每人只睡了十數小時。
李:你們能怎樣幫助前線醫護?
麥:我們有幾種防疫機械人,第一是負責體溫檢測。第二是在隔離病房傳送物資,那能減少人際接觸。第三是消毒機械人,幫忙消毒手把、門掣等。3項計劃同時進行,只是先後有別,首先會研究體溫檢測,畢竟我們看到四處都大排長龍。
體溫監測竅門
李:這個構思要落實,又會遇上什麼難處?
潘:我對顧客接觸點(touch point)有些心得,曾為商場和大廈設計人流的動線。我認為我們不能只專注門口,我稱大廈、醫院、郵輪等為一個self-contained ecology(自成一角的生態),你早上8時進去,量了體溫,可能沒有異樣。但是這種警號可能在中午或午後才響起,在郵輪甚至可能是兩天後才發燒,而我們卻未能及時發現,便增加了互相感染的風險。
可是,我們也不可能不斷派員追着人們量體溫,造成纏擾。為此,我們希望發明巡航機械人。一旦它感應到有人發燒,就立即記錄這個關鍵接觸點的時間、人物、地點,以便加強追蹤曾與他往來的人士。好比如果事發地點是卡拉OK房,有一班朋友唱歌,那就是控制疫情所需的關鍵資訊。我們希望能即時轉達給控制中心,並即時對相關人士提示防疫步驟。
麥:機械人需要透過人工智能分析熱能影像,這正是團隊的心血結晶。海關以紅外線探測體溫時,往往要在後排坐上幾個職員,他們正是要關注影像,看看有否異樣。但巡航機械人針對的並非魚貫入境、只帶行李的過關人士,商場裏有人可能拿着一杯熱咖啡,那肯定會造成誤鳴。團隊以人工智能技術,教機械人分析何謂人頭,令它懂得精準地探測人的頭部,而非手上的咖啡杯。
潘:應用AI也能減少人的接觸,有利圍堵策略。假如再由一排職員來分辨影像,而他們沒有防疫眼鏡,只是一副平光眼鏡,那已可能會受到感染。這個代價並不值得。畢竟防護裝備非常緊絀,他們也未必擁有最好的裝備。機械人正好派上用場。
麥:我們公司位於數碼港,當中的商場和商業大樓有許多出口。若不應用人工智能,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探測人手。例如總不能在10個出口都設置體溫監測器,每部機器都派幾個人去監測圖像。
李:很多大廈結果封閉了大部分出口,於是所有出入人士都集中在同一出口,不只排隊時間很長,還造成聚群效應,增加互相感染風險。
潘:這件事的確適宜委託給機械人。管理人員在收到人工智能發出訊號後可立即採取行動,實行人機協作。同理,現時門把、電梯每4小時才消毒一次,也是礙於人手不足,只能做最基本的消毒。如果機械人能夠巡航,便可對經常使用的門柄加密清潔,例如每半小時便要消毒。那也對圍堵疫情更有幫助。在本地以外,假如海外疫區對防疫機械人也有需求,我們亦會加以協助,希望能善用香港科技,為全球抗疫出一分力。
*「管理新思維」節目由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(EMBA)與香港電台合辦,星期日2-4pm在FM92.6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。
原文來源: 信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