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始於了解市場需求──Roborn 科技創辦人及首席技術官麥騫譽談機械人創新之道
從熱愛高達的動漫迷到機械人創業家,麥騫譽以獨特視角探索機械人創新的本質。
麥騫譽是香港機械人初創公司 Roborn 的聯合創辦人兼首席技術官。面對 COVID-19 疫情,Roborn 開發了一款能檢測發燒跡象的體溫檢測機械人,目前已應用於香港的政府建築。此外,該公司還研發了中國首個 5G 動作控制仿生機械人。
Oasis (OS):你對日本動漫高達的熱愛,如何促使你創辦了一間機械人初創公司?
麥騫譽 (MM):
在青少年時期,我對日本動漫如《高達》著迷,這激發了我研發機械人幫助有需要的人的想法。中學畢業後,我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。雖然我熱愛機械人,但當時機械人的應用案例十分有限,其性能也遠遠未達用戶期望。因此,我不得不暫時放棄開發機械人的夢想,但選擇了電子工程專業,希望有一天能實現目標。
大學畢業後,我攻讀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。其間,我開始研發和設計一系列智能家居產品,甚至在 2008 年開發了一款出口美國的掃地機械人。然而,由於市場推廣不足,部分產品未能成功銷售。因此,我決定攻讀工商管理碩士(MBA)學位,以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。
2017 年,我創立了 Roborn。我們目前提供應對危機管理的機械人解決方案,如應對疫情和空氣污染的仿生機械人,應用範疇包括監控、安全、消毒以及體溫測量。
OS:起步時,你是否因熱愛機械人而遭受過偏見?
MM:
在讀 MBA 前,我性格較內向,但通過適當的訓練,我提升了語言和表達能力,不僅成為一名工程師,也成為了創業家。一些人傳統上對科學家或工程師有刻板印象,認為他們不善於表達自我。我努力變得更外向,用右腦產生創新想法,用左腦負責市場工作。關鍵在於面對改變和挑戰時,要擁有不同的思維模式。
當我告訴別人我要創辦機械人公司時,沒有人相信我能實現夢想。起初,朋友和家人不太支持,但後來他們對我的成就感到驚訝。我在機械人和創業領域的專業背景也成為了我的優勢。作為創業者,我需要籌集資金支持業務,這充滿挑戰。但由於我同時負責工程和設計工作,我們能更高效且節省成本地運營業務。我們每年能設計出十款機械人,而其他公司可能僅能開發一兩款。
OS:你的公司是如何實現增長的?
MM:
Roborn 的商業模式與其他機械人公司不同。市場上的一些機械人執行固定的標準任務,迫使用戶適應機械人,導致使用體驗不佳。而我們則為每一款機械人量身定制。例如,如果一條走廊只有 60 厘米寬,市面上一些機械人可能無法通過,但我們會提供相應解決方案。
我設計了團隊結構,並植入了知識轉移系統,以更高效地處理項目。例如,我們僅用了 15 天就完成了 PEP 3000 的概念驗證,這是一款能檢測體溫和發燒跡象的機械人。
OS:創建機械人時,有哪些令你難忘的時刻?
MM:
兩個難忘的時刻浮現在腦海中。第一個是中國首個 5G 仿生機械人的推出。2018 年,香港尚未有 5G 網絡,我不得不前往北京與中國移動研究院合作,利用他們的 5G 環境設計機械人。我們只有三個月時間完成整個設計以及網絡基建工作,這是一個巨大挑戰。當時,5G 實驗室屬於高度限制區域,我無法帶團隊同行,只能每天工作近 18 小時,幾乎沒睡覺。
另一個挑戰性時刻發生在去年 1 月,當時香港政府開始實施措施遏制 COVID-19 的傳播。我意識到門禁控制和體溫測量的重要性。當時正值農曆新年,沒有人願意上班,但我們團隊仍在 15 天內成功製作出 PEP 3000。
OS:你在創新方面收到過什麼重要建議?
MM:
創新關鍵在於了解市場需求,其次是堅持不懈。一旦找到方向,即使別人未必理解你,也要勇敢前行。